而为达成此项目标,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完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
宁夏日晶新能源则是专业的直拉式硅单晶生长炉生产厂家。然而,上述企业勇闯IPO之时,正逢全球光伏行业的低谷。
在行业遭遇寒冬的背景下,大批光伏企业正赶搭IPO末班车。根据证监会反馈文件,公司2008年至2010年及2011年1月至6月外销收入占主营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2.22%、99.11%、99.37%和99.53%,其中出口欧盟国家销售额占比分别为78.1%、83.92%、75.94%和74.85%。拓日新能的业绩预告则由三季报所披露的亏损8000万至9000万元修正为预亏1.35亿至1.45亿元。据资料,恒基光伏设立于2007年,是一家集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组件和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安装、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企业。再以刚刚公告预披露材料的天能科技为例,该公司主要产品为单晶硅片,并逐步向下游太阳能单晶电池片、电池板组件和光伏系统应用等产品延伸。
光伏企业IPO前景并不乐观的另一注脚是:恒基光伏、苏州快可光伏均知难而退,IPO申请已中止或终止审查。例如,福斯特光伏是全球最大的EVA胶膜生产厂家之一,募集资金拟投入年产2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背板等3个项目。当因欧债危机引起欧洲国家太阳能市场的萎缩来临时,其后果只能是光伏产业收益直线下滑。
因为光伏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抱着这棵新生的摇钱树一个劲的要政绩和收益,拔苗助长的方式只能导致自食恶果。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出现了泡沫化的迹象,而且泡沫越吹越大,一旦破灭,必然波及更广,伤害更深。中国太阳能网认为,这一点,是政府和整个中国太阳能光伏技术行业都要警惕的。大家一头热地梦想到欧美淘金,又丝毫不顾及国外市场的波动风险,不潜心开拓国内市场
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海安欧贝黎公司的1.73MWp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日前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考核验收。该项目是2009年国家首批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也是江苏南通最大的光伏屋顶发电项目,年发电量约190万度
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海安欧贝黎公司的1.73MWp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日前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考核验收。该项目是2009年国家首批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也是江苏南通最大的光伏屋顶发电项目,年发电量约190万度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名为Isofoton Lishen New Energy,总部将设在天津。剩余的49%股份将由Isofoton持有。
Isofoton发言人称,天津力神持股比例为51%。据报道,西班牙太阳能设备制造商Isofoton发言人上周证实,该公司已经和中海油旗下的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将建立一家主要在中国开发太阳能项目的合资公司。资金来自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Isofoton将为太阳能设备的制造和销售提供技术支持,天津力神电池则将负责太阳能电池的量产,并为太阳能工厂的发展提供资金。
公司初始投资预计为3亿美元,用于在2012年开发150兆瓦太阳能项目。在全球光伏企业业绩大跌,整个行业陷入低谷之时,中海油却斥资3亿美元进军亚洲光伏市场
天合光能负责人高纪凡呼吁,江苏属于用电重负荷地区,应大力推广太阳能发电,可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率先推广屋顶计划,加快从光伏工业大省向光伏应用大省迈进步伐。国内很多光伏企业都是半道出家。
当下,光伏产业全线谋求突围。因国外市场波动,国内许多企业为回笼资金,纷纷抛售积压库存,互相压价,打乱了市场秩序,使得整个市场雪上加霜。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2011年,中国光伏行业可谓折戟沉沙,市场萎靡、产能过剩、价格大战、双反调查等不利因素贯穿全年,全行业外困内忧中被迫集体入冬。比如,三星、友达光电、台积电等亚洲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商纷纷在该领域跑马圈地。目前国内光伏产品90%以上出口,欧洲市场占70%以上,整个产业对外依存度太高,常州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分析,一年前,欧洲各国相继减少了光伏产业补贴,加之欧债危机影响,欧洲市场走势不容乐观。更为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推动,如以皮革闻名的浙江海宁就将光伏产业作为当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政府在税收、技改、人才引进、认证和展会等五项对光伏企业均设补助,如此一来,海宁光伏企业从14家增长到40余家,且旨在将把光伏打造成为产值达300亿元的第一支柱产业。
放眼浙江,2007年之前从事光伏行业的企业只有30多家,而今翻了7倍。江苏是全国光伏第一大省:拥有光伏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12万人,产业链条完整,从多晶硅原料生产到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再到终端的光伏电站建设等均有涉足,产值规模占据全国三分之二,而行业内的知名领军企业多集中在江苏。
如何突围?以江苏为例,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副总裁章灵军建议,在企业普遍遇到困难和市场骤冷的转型时期,当务之急是建立政府、企业、银行、电网公司的一体化合作机制,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坦言,目下光伏产业本身病因之一是国内企业盲目扩产,导致产能过剩。
之前多晶硅料处于400美元/公斤的暴利时代,不管是房地产企业,还是外贸、化工、食品、农业公司,都在砸巨资抢滩光伏产业链。去年末,江苏省工商联对该省光伏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无论是光伏龙头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经营业绩普遍出现大幅下滑,少数企业面临停产。
资料显示,2011年全球光伏总装机量大致为24GW,相比前一年增长30%左右,而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光伏产能大致为50GW,在欧洲市场萎靡不振的背景下,大量国内的光伏企业根本找不到出口。长期跟踪调研光伏产业的江苏省工商联主席李仁建议,应积极争取把江苏列为国家清洁能源应用示范省份,并可率先出台光伏发电国家上网电价的江苏配套政策,对江苏省光伏企业在境内的沿海、滩涂、河道两边等闲置土地上开发建设的光伏应用项目给予电价补贴,以价格杠杆撬动产业技术进步,加快光伏应用步伐去年末,江苏省工商联对该省光伏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无论是光伏龙头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经营业绩普遍出现大幅下滑,少数企业面临停产。资料显示,2011年全球光伏总装机量大致为24GW,相比前一年增长30%左右,而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光伏产能大致为50GW,在欧洲市场萎靡不振的背景下,大量国内的光伏企业根本找不到出口。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坦言,目下光伏产业本身病因之一是国内企业盲目扩产,导致产能过剩。之前多晶硅料处于400美元/公斤的暴利时代,不管是房地产企业,还是外贸、化工、食品、农业公司,都在砸巨资抢滩光伏产业链。
国内很多光伏企业都是半道出家。如何突围?以江苏为例,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副总裁章灵军建议,在企业普遍遇到困难和市场骤冷的转型时期,当务之急是建立政府、企业、银行、电网公司的一体化合作机制,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应用市场。
长期跟踪调研光伏产业的江苏省工商联主席李仁建议,应积极争取把江苏列为国家清洁能源应用示范省份,并可率先出台光伏发电国家上网电价的江苏配套政策,对江苏省光伏企业在境内的沿海、滩涂、河道两边等闲置土地上开发建设的光伏应用项目给予电价补贴,以价格杠杆撬动产业技术进步,加快光伏应用步伐。比如,三星、友达光电、台积电等亚洲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商纷纷在该领域跑马圈地。
天合光能负责人高纪凡呼吁,江苏属于用电重负荷地区,应大力推广太阳能发电,可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率先推广屋顶计划,加快从光伏工业大省向光伏应用大省迈进步伐。因国外市场波动,国内许多企业为回笼资金,纷纷抛售积压库存,互相压价,打乱了市场秩序,使得整个市场雪上加霜。江苏是全国光伏第一大省:拥有光伏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12万人,产业链条完整,从多晶硅原料生产到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再到终端的光伏电站建设等均有涉足,产值规模占据全国三分之二,而行业内的知名领军企业多集中在江苏。放眼浙江,2007年之前从事光伏行业的企业只有30多家,而今翻了7倍。
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2011年,中国光伏行业可谓折戟沉沙,市场萎靡、产能过剩、价格大战、双反调查等不利因素贯穿全年,全行业外困内忧中被迫集体入冬。当下,光伏产业全线谋求突围。
目前国内光伏产品90%以上出口,欧洲市场占70%以上,整个产业对外依存度太高,常州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分析,一年前,欧洲各国相继减少了光伏产业补贴,加之欧债危机影响,欧洲市场走势不容乐观。更为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推动,如以皮革闻名的浙江海宁就将光伏产业作为当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政府在税收、技改、人才引进、认证和展会等五项对光伏企业均设补助,如此一来,海宁光伏企业从14家增长到40余家,且旨在将把光伏打造成为产值达300亿元的第一支柱产业
GE风电友好型联网技术已得到市场多年的验证。应客户的要求,攻克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的技术瓶颈,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已成为GE近期新能源业务的重中之重。